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首页>解剖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报杂志2004年第06期

局灶性脑梗死引起谷氨酸转运体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张光运;段丽;饶志仁;曹玉红

关键词:局灶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可塑性, 谷氨酸转运体,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双标,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可塑性变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结果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梗塞灶的周围发生肥大和增生性可塑改变,其突起的变化尤为显著.粗大的突起呈纤维状,并相互交织呈密集的网,其末端向脑梗塞灶的中央延伸.在缺血周边的半影区可见谷氨酸转运体(EAAT1)阳性表达,呈斑点和纤维状;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可见EAAT1与GFAP双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急性局灶性脑梗死后发生可塑性变化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增强EAAT1的功能参与脑梗死的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