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13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8/R
邮发代号: 2-2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发动蛋白-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功能域与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筛选及鉴定发动蛋白-1(Dynamin-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PRD)功能域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Dynamin-1PRD功能域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PR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脂柱纯化得到融合蛋白GST-PRD,继而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筛选出GST-PRD融合蛋白与分离提取的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的相互作用蛋白,......
作者:彭镜;张慈柳;李玉飞;吴蕾;何芳;邓小鹿;尹飞 刊期: 2012- 05
-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
目的对比大鼠早期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C17.2-NSC)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确立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高内涵药物筛选的NSCs筛选模型.方法C17.2-NSC、17d胚胎海马NSCs(E17-NSC)及11d胚胎大脑皮层NSCs(E11-NSC)均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在含有2%(v/v)B27的DMEM/F12培养液中,......
作者:解俊领;张玥;黄小杰;臧奕 刊期: 2012- 05
-
拟载脂蛋白E-1410 12肽对脑血管痉挛小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CvS)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途径的作用机制,及重组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脑血管痉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脑血管痉挛模型.将134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拮抗剂组,apoE治疗组.ApoE治疗组将拟apoE-1410以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后,经尾静脉注射0.6mg/kg,术前30......
作者:刘江;高俊玲;李冉;王海涛;王凯杰;田艳霞;张宇新;崔建忠 刊期: 2012- 05
-
苯并(a)芘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及细胞色素P4501A1的诱导表达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神经细胞毒性、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P4501Al(CYP1A1)诱导表达的关系.方法选用新生1~3d的SD大鼠,分离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培养,在细胞培养第5天左右,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神经细胞,以苯并(a)芘分别对神经细胞染毒,使苯并(a)芘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继续培养40h,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神......
作者:魏建宏;张红梅;牛侨;聂继盛 刊期: 2012- 05
-
炎性环境下内皮微粒介导单核细胞促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探讨炎性环境中内皮微粒(EMPs)在单核细胞参与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EMPs对单核细胞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内皮细胞,超速离心法获取EMPs;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经EMPs激活的单核细胞株THP-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VEGF-A、VEG......
作者:王雪颖;王世坤;田铧;索宁;房云海;魏玉梅;扈燕来;宋涛 刊期: 2012- 05
-
人包皮成纤维细胞来源的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
目的探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s)的方法.方法利用反转录病毒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指示,转导到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中,确定佳的病毒感染剂量,应用经典的Yamanaka方法,联合小分子物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盐(VPA)诱导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多能性干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标记物在所建立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作者:李雪;单智焱;吴嫣爽;申景岭;杨玉芝;雷蕾 刊期: 2012- 05
-
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对其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被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组(IAKI)和双肾切除组(BNx),每组10只.成功制造IAKI模型后24h经颈总动脉取血进行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肝脏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IAKI大鼠肝脏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
作者:包翠芬;邵姝元;刘玉玲;邵佑之;郭敏 刊期: 2012- 05
-
兔肋软骨膜和肋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
目的探讨从兔肋软骨膜和肋软骨中分别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以及两者间的比较.方法取3~4周新西兰大白兔,共20只.酶消化及贴壁培养法分别获取软骨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形态、表型特征及其诱导成骨、成脂的分化潜能.结果从肋软骨膜中分离的原代细胞聚集成团,多为圆形和多边形;从第2代开始细胞以梭形为主,呈漩涡状排列,已传至第15代.从肋软骨中分离的原代细胞连接成片,以铺路石形态为主,第2代和......
作者:李敏;刘俊;姜蓉;汪维伟 刊期: 2012- 05
-
Nanog蛋白在CD73+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Nanog蛋白在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DMSCs,利用流式细胞仪从ADMSCs中分选出CD73+和CD73-两个细胞亚群.体外分别培养两组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测定两组细胞Nanog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差异.结果CD73+ADMSCs细胞约占总细胞的5%,形态上分为大细胞和小细胞.Nanog蛋白在CD73+ADMSCs细胞中强阳性表达......
作者:齐立杰;郭志坤;李琼;罗欢欢 刊期: 2012- 05
-
RNAi介导的Bip表达下调促进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链共转基因细胞分泌FⅧ凝血活性
目的探讨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内质网蛋白伴侣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的表达,对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链共转凝血因子VIII(FⅧ)基因HEK293细胞分泌剪接FⅧ蛋白的量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HEK293细胞,用含蛋白内含子的B区缺失型FⅧ(BDD-FⅧ)的重链和轻链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经Bip-siRNA处理的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Bip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酶联免......
作者:朱甫祥;刘泽隆;缪静;屈慧鸽;迟晓艳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人脱细胞羊膜与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 2 小脑深部核团薄层横断面解剖与MRI的对照研究
- 3 新生大鼠多器官成纤维细胞nanog蛋白的表达差异
- 4 施万细胞对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及其分化的影响
- 5 G蛋白耦联受体30对去卵巢小鼠子宫中toll样受体4分布与表达的影响
- 6 叉头框C2在人胚淋巴管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 7 抗氧化剂TA9901抑制加速老化鼠脑淀粉样颗粒的沉积
- 8 微管末端结合蛋白1在Siha细胞自噬的表达和意义
- 9 神经源性分化因子在新生大鼠短暂脑缺氧中的表达
- 10 东北梅花鹿卵母细胞中细胞器变化的电镜观察
- 11 大鼠中枢运动核团内谷氨酸受体、GABAA受体、甘氨酸受体和阿片μ受体的定位分布
- 12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左心室损伤区心肌细胞的自发再生
- 13 肝陷窝细胞的研究进展
- 14 刺梨黄酮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 15 髋臼骨折不同台阶状移位及程度对髋关节接触特性的影响
- 16 不同昏迷量表和95%频谱边缘频率对急性昏迷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 17 粉防己碱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 18 Tg2576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和血管的变化
- 19 培养时间和传代次数对山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20 大鼠Desert Hedgehog基因的克隆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