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13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8/R
邮发代号: 2-2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Tg2576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和血管的变化
目的探讨Tg2576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增殖和血管变化的规律.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P0、P7、P30、P180、P360)Tg2576转基因模型鼠与同时间点野生鼠,通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TUNEL、墨汁灌注、RT-PCR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海马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和血管的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P180后转基因组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密度和血管体密度高于对照组小鼠,RT......
作者:刘恺;牛艳丽;李金菊;吴萍;邓锦波 刊期: 2014- 06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在大鼠失神经支配后胫前肌与比目鱼肌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失神经支配后胫前肌与比目鱼肌的蛋白表达变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失神经支配后胫前肌与比目鱼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方法分析胫前肌与比目鱼肌在失神经支配后的蛋白表达变化,比较差异表达的蛋白在胫前肌与比目鱼肌中的差异,筛选出在胫前肌与比目鱼肌中的表达变化差异显著的关键蛋白,并......
作者:孙华林;陈燕飞;仇嘉颖;王超;顾晓松;丁斐 刊期: 2014- 06
-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大脑海马区微血管和血脑屏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微血管、血脑屏障(BBB)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SSTF预处理组,造模前1周SSTF各组灌胃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50、100、200mg/(kg·d),共7d.IR组和SSTF各组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干湿重法和伊文思蓝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微......
作者:孔祥玉;孔维;苗光新;纪海茹;陈萌;郑小影;赵淑敏 刊期: 2014- 06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亲和性与脑片移植
目的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亲和性、时间亲和性以及移植治疗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组织细胞共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组织的微环境下的黏附和向神经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与肝片、肺片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海马脑片上的黏附力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生后7d(P7)小鼠脑片上的黏附力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正常野生型小鼠和阿尔茨海默病小鼠......
作者:文亚男;牛艳丽;胡磊;符星;李金菊;吴萍;邓锦波 刊期: 2014- 06
-
孤独症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繁殖期Wistar雌鼠20只(250~260g),雄鼠10只(280~290g),按2∶1比例合笼过夜,次日早上阴道涂片发现精子计为孕1d.在其孕12.5d时,10只雌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子代为孤独症模型组;10只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其子代为正常组.通过比较自梳理实验、三箱实验验证孤独症模型是否成功;Westernblotting方法对比正常组与孤......
作者:陈运华;李宏伟;童雪涛;文敏 刊期: 2014- 06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R-133b在甲基苯丙胺致PC12细胞神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致神经细胞毒性过程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miR-133b的表达变化及调控机制.方法用MA建立PC12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性及镜下形态观察确定MA佳损伤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通过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总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
作者:刘海莉;朱德晓;吴金涛;岳庆伟;王辉;李泽岩;李贵宝;刘增训;张静 刊期: 2014- 06
-
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神经胶质瘤中β-抑制蛋白1(ARR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胶质瘤细胞系中ARRB1的表达水平;通过肿瘤微阵列数据库(Oncomine)及ProjectBetastasis平台分析ARRB1mRNA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组织及瘤旁脑组织中ARRB1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分析ARR......
作者:文普帅;高静;李文慧;席焕久 刊期: 2014- 06
-
降解纤维蛋白原可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胶质瘢痕与纤维瘢痕的形成
目的探讨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原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后胶质瘢痕与纤维瘢痕的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选用8周龄昆明小鼠按照川野的方法制备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模型.小鼠经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在前囟点右后方1.5mm处用牙钻打开一长方形缺口,用自制宽度2.0mm的刀片从大脑表面垂直插入6.0mm.然后缓慢拔出刀片,止血缝合.2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于手术后1h立即注入巴曲酶注射液,......
作者:白丹;李丹;刘囡;裴丹;李洪鹏 刊期: 2014- 06
-
钩藤碱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目的探讨钩藤碱(Rhy)能否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血管内刺破法建立SAH模型.SAH后立即腹腔注射Rhy,24h后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基底动脉(BA)直径.BA经HE染色后,测量BA的直径和血管壁厚度;应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组动物BA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
作者:孙娟;张艳;徐霆;杨磊;周长满;李建华;闫军浩 刊期: 2014- 06
-
利拉鲁肽调控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中利拉鲁肽对炎症反应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对脂类代谢相关酶的表达调控.方法SD大鼠70只,25只给予正常饮食,45只采用高糖饮食加高脂灌胃12周,正常组和模型组随机挑取5只大鼠处死.确定NAFLD模型成功建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模型对照组(n=20)和利拉鲁肽治疗组(n=20).利拉鲁肽治疗组给予利拉鲁肽60μg/(kg·d)皮下注射,模......
作者:牛世伟;武俊紫;李晓波;王文林;李燕;李树德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人胚胎气管上皮几种粘蛋白表达的研究
- 2 实验犬环杓后肌功能重建的组织化学研究及图像分析
- 3 生长因子对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增生的影响
- 4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受损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 5 同源盒基因Lhx3和Lhx4在成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 6 大鼠Desert Hedgehog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7 线粒体铁蛋白过表达抑制神经肿瘤细胞的增长与细胞铁代谢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相关
- 8 骨髓基质细胞衰老对造血细胞衰老的影响
- 9 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 10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超微结构显示法的改进及意义
- 11 肝素对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激活致心肌肥厚的影响
- 12 诱导型NOS与p53、Bax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意义
- 13 褪黑素对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影响
- 14 低氧诱导因子-1在调控骨骼肌缺氧时能量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 15 胃肠道5-HT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与肝再生的关系
- 16 奥贝胆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法尼醇X受体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7A1基因表达的影响
- 17 半乳糖凝集素3低表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 18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蛋白在金黄地鼠视网膜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19 雌二醇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