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首页>解剖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报杂志2009年第05期

单侧损伤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新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在光镜、电镜下的变化

曾宪智;蔡青;高尔静;徐群渊

关键词:帕金森病, 多巴胺受体, 超微结构, 免疫胶体金,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在疾病状态下超微结构上的分布变化.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包埋前免疫胶体金电镜方法,研究6-羟多巴胺(6-OHDA)单侧损毁大鼠的多巴胺能通路帕金森病模型,在4周和16周时纹状体D1多巴胺受体(D1R)和D2多巴胺受体(D2R)的变化. 结果 光镜观察显示,4周时损伤侧纹状体D1R减少,在电镜下可见该减少在棘突而不是树突或胞体;16周时,光镜下虽然损伤侧D1R恢复到损伤对侧水平,但在电镜下却可见损伤侧棘突和树突D1R数量减少,而胞体的D1R数量却明显增多.4周和16周时损伤侧D2R在光镜下均增多,在电镜下D2R胶体金颗粒增多主要发生在棘突和树突而不是胞体.另外,损伤后4周和16周,可见这两种受体的金颗粒更多地位于突触外. 结论这些变化可能在帕金森病症状发生发展及左旋多巴治疗副作用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