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首页>解剖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报杂志2018年第06期

显示中耳和内耳细微结构的标准化标本制作方法

王乃利;张迪;穆瑞民;寇印华;曹承刚;马超;刘克

关键词:耳, 中耳, 内耳, 解剖学, 标本制作, 人
摘要:目的 探索显示中耳和内耳细微结构直视标本的标准化制作方法.方法 使用人颞骨材料,在颅内和颅底面画出标准锯路的标志线,选择细齿窄条钢弓锯,沿标志线锯开颞骨显示中耳结构.再用手握式玉石磨钻分别研磨显示内耳结构.后完成对鼓膜、听小骨、面神经、鼓索神经和颈内动脉等结构的仿真复原,并用合页连结锯开的两半颞骨.结果 在锯开的颞骨内可清晰显示中耳鼓室的6个壁,以及锥状隆起、咽鼓管、前庭窗和蜗窗等细微结构.磨制后的内耳可见3个打开的骨半规管和耳蜗的剖面.复原后的听骨链、面神经、鼓索神经、颈内动脉和鼓膜等结构,均以三维方式显示原有结构的特征和位置关系.由合页连结的颞骨标本,既可打开观察内部结构,也可合拢显示整体形态.结论 采用锯开和研磨技术制作耳标本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标准化的锯路标志和标准的定位研磨是成功制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