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报创刊于1953年,是代表我国解剖学科发展水平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类学、大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学、分子细胞学各学科的创见性研究论著。并辟有“短篇报道”、“综述”、“研究通讯”、“新技术方法”、“书讯”、“书评”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529-13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8/R

邮发代号: 2-24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92.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解剖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56
  • 国内刊号:11-222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解剖学报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与IGFBP-3相关的RXRα、STAT-1信号通路在β-淀粉样肽1~4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视网膜X受体α(RXRα)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动子(STAT-1)在β-淀粉样肽1~42(Aβ1~4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Aβ1~42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凝聚态Aβ1~42,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荧光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及IGFBP3、RXRα......

    作者:陈丽敏;陈晓春;潘晓东 刊期: 2008- 06

  • 升主动脉瘤明胶酶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升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将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升主动脉缩窄鼠制备升主动脉瘤模型.于术后3~5个月取升主动脉,应用明胶酶谱分析及薄膜原位酶谱法检测动脉瘤明胶酶的活性改变.结果正常动脉壁外膜无或极少有明胶酶活性;动脉瘤壁的中膜与外膜明胶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明胶酶活性升高可能在升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想;柏树令;范军;王军;佟浩 刊期: 2008- 06

  • 成年国人冠状动脉管径的CT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管径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以及冠脉管径与其分布类型的关系.方法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无冠状动脉疾患的患者104人,行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检查,并按照年龄及冠脉分布类型进行分组.冠状动脉的分段采用美国心脏协会15分段法.用MSCT测量右冠近段、中段及远段,左主干,前降支近段、中段及远段,回旋支近段及远段的起始部短轴化直径.结果MSCT检查结果显示,右冠、前降支近、中、远段管径以及回......

    作者:陈艳;韩萍;梁波;史河水;雷子乔;刘永华 刊期: 2008- 06

  • 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腓总神经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NGG)对大鼠腓总神经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NGG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5.2g生药/kg、2.6g生药/kg、1.3g生药/kg)、弥可保组(剂为625μg/kg)、空白对照组.行大鼠腓总神经横断缝合术,术后每日灌胃给药.于术后2周、3周、4周行足迹实验,测定展趾功能,术后4周行电生理检测,测定复合肌动作电位和神经干动作电位检测,组织形态学分......

    作者:顾剑辉;龚蕾蕾;黄丽;薛成斌;顾晓松 刊期: 2008- 06

  • p53/Rb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p53、Rb、p16、p19、p21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探讨p53/Rb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在睾丸组织衰老中的意义.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p53、Rb基因在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睾......

    作者:牛嗣云;陈龙;高福禄;陈志宏;王小杰;郭凯华;许倩;周晓春 刊期: 2008- 06

  •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和蚕丝丝素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蚕丝丝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寻找BMSCs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支架材料.方法通过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C57BL/6-GFP小鼠和C57BL/6小鼠)的BMSCs,与丝素共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利用丝素浸出液培养BMSCs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内部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丝素、羟基磷灰石、有机锡......

    作者:吴红;胡楠;杨宇民;顾晓松 刊期: 2008- 06

  • 外源性端粒酶催化亚基不影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

    目的研究稳定表达端粒酶催化亚基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含有人端粒酶返转录酶(hTERT)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hTERT感染hBMSCs,经嘌呤霉素(puro)筛选出转基因细胞,我们将其命名为hTERT-hBMSCs.采用TRAP-ELISA法检测hBMSCs细胞转染前后端粒酶活件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染色体核型分析,测量平板克隆形......

    作者:徐燕;冯丽娜;唐琪;冉玉琴;慕晓玲 刊期: 2008- 06

  • 硫化氢对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内Ca2+浓度变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Ca2+浓度、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活化HSC-T6用含10%小牛1血清DMEM培养液制备为1×105个肝星状细胞(HSC)悬液.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细胞后,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利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扫描HSC-T6细胞内Ca2+荧光强度(FI)变化,FI表示细胞内Ca2+浓度.四唑盐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H2S供......

    作者:尚宏伟;王利军;王兴翠;尤红;唐淑珍;高尔静;丁惠国;贾继东 刊期: 2008- 06

  •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海马生长休止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生长休止蛋白7(Gas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慢性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进行6周的垂直旋转、睡眠剥夺、捆绑(6h/d)和夜间光照等慢性复合性应激试验;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大鼠海马Gas7蛋白表达的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Gas7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海马各区均有表达,主要表达在海马神经元的......

    作者:廖家万;胡红梅;钟敬亮;孙朝越;孙新明;彭建安;刘胜洪 刊期: 2008- 06

  • 卵泡刺激素对体外孵育大鼠下颌下腺分泌NGF和EGF的影响

    目的通过确定卵泡刺激素(FSH)与神经生长因子(NGF)或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共定位关系,研究FSH在体外对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分泌NGF和EGF的影响.方法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化方法;体外孵育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并给予不同浓度FSH,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上清液中NGF和EGF的含量.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上皮细胞、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导管上皮细胞均呈FSH、NGF及EGF......

    作者:于辉;刘桂云;陈蕾;盛建民;徐兆菊;黄威权 刊期: 2008- 06

点击排行